國際邊緣新銳文化工作坊>本頁


理 論

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2007.03.21

影視觀眾理論和大眾文化批評2007.03.09

當今大眾文化批評的審美主義傾向2007.03.09

從威廉斯到默多克:交鋒中推進的英國文化研究2006.04.17

互文性2005.12.26

黃鳴奮──互文性:網路時代對後結構主義的追思2005.12.26

陳永國──互文性2005.12.26

理解霍爾──從媒介功能和新聞真實性的角度看

孫治本:個人主義化與第二現代

「內需不足」與「消費主義」

慾望背後的權利

李陀:《大眾文化譯叢》序

處於十字路口的文化研究

性、購物與小說

後現代性與都市研究

文化多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

經濟權力與文學:文學場的符號鬥爭

美國「文化戰爭」與移民潮的關係

當代恐怖電影的後現代元素

什麼是文化研究(李歐梵、汪暉)

馬克思主義的文學與文化批評(王逢振)

西方文化研究中的微觀干預和激進民主(馬文通)

後現代主義思想範式與話語汰變問題(王岳川)

文學行為與文化批判(張旭春)

消費主義的欺騙性(何佩群編譯)

大眾文化

TOP


大陸

儀式抵抗:青年亞文化與"新人類文學"品格 2007.04.28
酒店、高度美學或者現代性
2007.10.06
「芙蓉姐姐」的迷思
2006.10.17

從王朔式調侃到胡戈式惡搞——兼論后極權獨裁下的民間笑話政治 2006.10.12

25年中國流行全紀錄 2006.04.17

身體化、娛樂化和反智化--本土大眾文化的三大態勢 2005.11.21

文化研究的理論旅行與現實觀照

中國「辛辣文化」與「辣椒革命」

黃段子:一種以色情面目出現的反色情材料

意義、生産與消費:當代中國電視劇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尹鴻)

活的知識(戴錦華)

多元文化發展中的兩種危險(樂戴雲)

生命中可以承受之快(Sieg)

聲音的替代(烏熱爾圖)

新市民小說闡釋的白領愛情(李之鼎)

《鐵西區》:歷史與階級意識(呂新雨)

TOP


臺灣

拆解偉人塑像〈黃猷欽 〉
專訪傳播學者John Fisk(吳錦勛)
流離失所:霍爾的知識形成軌迹 (陳光興、霍爾)

進邪教的理由(盧郁佳)

TOP


英國伯明罕大學文化研究與社會學系學生對關閉事件的聲明(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