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Entertainment
Weekly》評出:
九十年代最好的十部同志電影
譯:Tonicat
怎麽樣界定一部電影是否同志電影?是以同性戀爲題材?還是以同性戀者爲主角?還是電影裏僅僅包含了同性戀因素就可以成爲一部「基」民電影?其實,以上所講因素都可以歸類到同志電影。
不過,從故事選取角度到拍攝、演員及表現等綜合因素來看,好的同志電影實在不多。許多導演爲了滿足觀衆的獵奇心態,不惜誇張和醜化同性戀,嘩衆取寵。
由《EW》這本雜誌選出的十大,是總結了過去十年內,能將同性戀面對的來自外部(社會壓力)和內部(戀人之間)的問題用鏡頭完整、真實地用鏡頭展示出來:包括了關於「同志走出衣櫥的(公開承認)」(「Beautiful Thing」);有關於「如何面對社會壓力的」(「Longtime
Companion」);也有涉及更深更廣題材的,好像(「男孩別哭」)性別鬥爭、死亡(「High
Art」)、宗教信仰(「神父同志」)。深遂的選材不僅豐富了電影的內容,並且鞏固了同志電影的地位。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評選出來的十大。
---------------------------------------------------------------
Beautiful Things (越愛越美麗)1996
主演:
導演:Hettie
Macdonald
內容:在兩個工人階級的少年之間萌生的愛情故事
評價:在這類大團圓結局的愛情故事中:兩位主角——不合羣的中學生Jamie(Berry飾演)和同校的運動員Ste(Neal飾演),並不是長著俊美面孔的影壇新星,恰恰相反,導演選擇了兩個長相普通的小夥子來飾演這兩個角色。
(B)
(病癒後的Berry和Neal是墮入愛河的少年)
--------------------------------------------------------------------------------
Bound 驚世狂花
1996
主演:Jennifer
Tilly, Gina Gershon, Joe Pantoliano
導演:Andy
& Larry Wachowski
內容:剛出獄的性感女囚和黑幫老大的情婦算計了黑幫份子,從此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評價:這部拍攝巧妙,引人注目,又精巧的『套路』電影有以下特點:A.
Coen兄弟式的血腥場面;B.
Scorsese式的『信任——背叛』遊戲;C.
Candida Royale式的色情;D.
Joe Eszterhas式的女同性戀者。
(B+)
潛逃中的MOLL
RATS,Gershon和Tilly
--------------------------------------------------------------------------------
Boy's don't Cry (男孩不哭)1999
主演:Hilary
Swank, Chlo? Sevigny, Brendan Sexton III
導演:Kimberly
Peirce
內容:一個對自身性別認同産生懷疑的女子假扮成內布拉斯加州的藍領青年,墮入愛河,最後死於暴力的故事。
評價:『男孩不哭』一片,應該說是相當忠實Brandon
Teena(她於1993年被殺害)的真實個案,然而,本片將焦點放在由這個非比尋常的事件引出的,虛構的充滿激情的愛情上。儘管導演Peirce沒有清楚點明Teena潛意識中想成爲男人的渴望,這一渴望卻幾乎在每一幕都有所表現的。雖然這種由精神性慾上的認同錯亂造成的渴望,無疑是具有深遠意義的對自由的精神衝擊。(A)
這女孩是誰?——Swank憑此角色獲得奧斯卡獎
--------------------------------------------------------------------------------
The Crying Game (哭泣遊戲)1992
主演:Stephen
Rea, Jaye Davidson, Forest Whitaker
導演:Neil
Jordan
內容:一個醒悟了的IRA(愛爾蘭共和軍)遺黨潛逃到倫敦,想找到他囚禁的黑人大兵的女朋友,未想遇到了生命中的一段愛。
評價:(Jordan的)電影也可謂是詭異電影中的經典之作了。Jordan把觀衆帶到一種典型的『他們的目光越過空空的吧檯交纏著』式的浪漫故事的設定中,接著他又完完全全的破壞了我們的預想,以至連電影院的常客也能在本片中重新得到驚喜。
(A)
支援你的男人——Davidson和Rea在『遊戲』中
美國《Entertainment
Weekly》評出:
九十年代最好的十部同志電影
文:Tonicat
God and Monster (衆神與野獸)1998
主演:Ian
McKellen, Brendan Fraser, Lynn Redgrave
導演:Bill
Condon
內容:一個關於『出櫃』導演James
Whale(曾執導\'\'Frankenstein(科學怪人)\'\', \'\'The Bride of
Frankenstein(科學怪人的新娘)\'\')最後歲月的虛構故事。
評價:導演Condon呈現給我們一個細膩感人而又別具一格的虛構的傳記式故事。
\'Gods and Monsters(衆神與野獸)\'以優美的手法表現出慾望,成熟,以及由痛苦産生的藝術創作靈感,而這無疑是一部優秀電影所應帶給我們的。
(A)
(『吾愛吾師』——McKellen與Fraser是驚人的一對搭配)
--------------------------------------------------------------------------------
Go Fish (我女朋友的女朋友
)1994
主演:Guinevere
Turner, V.S. Brodie, T. Wendy McMillan, Anastasia Sharp
導演:Rose
Troche
內容:以Max,一個自稱爲『尋找愛情的,無憂無慮的單身女同性戀者』和她的朋友爲中心的與衆不同的生活。
評價:這部短小精悍的,低成本的女同志電影不乏新意,忠實的描繪了女同志苦樂參半的生活。當然,本片完全是由女同志製作。
(B)
(不受干擾的女孩們——享受一片平和的Turner和Brodie)
--------------------------------------------------------------------------------
High Art (高檔貨)1998
主演:Ally
Sheedy, Radha Mitchell, Patricia Clarkson
導演:Lisa
Cholodenko
內容:一個年輕的編輯不期然的認識並愛上她樓上的鄰居,一個比她年長,有毒癮的攝影師。
評價:[High
Art]是對許多同類的鼓勵女同志面對真我性向的電影的綜合,但導演Cholodenko浪漫而又戲劇性的表現了對性和愛的渴望是如何把一個人的生活弄得一團糟又使人身陷其中,不可自拔。
(A)
(吉普塞狂想曲——Mitchell與Sheedy之間漸生情愫)
--------------------------------------------------------------------------------
Longtime Companion (愛是生死相許)
1990
主演:Stephen
Caffrey, Bruce Davison, Campbell Scott, Patrick Cassidy
內容:80年代初期,一班好朋友不得不對幾乎奪走他們所愛,甚至是所認識的每一個人的『基癌(即愛滋病)』妥協。
評價:無論從是急切閱讀報紙,或是從不可避免的日益增多的葬禮的場景,\'Longtime
Companion\'一片都表現了由愛滋病帶來的如惡咒般的連串衝擊,。本片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病人們最隱密的情感和目睹所愛逝去而又無能爲力的錐心之痛。
(B+)
(床邊守夜——Davison安慰Scott)
--------------------------------------------------------------------------------
The Opposite of Sex (異性不相吸)
1998
主演:Christina
Ricci, Martin Donovan, Lisa Kudrow
導演:Don
Roos
內容:一個頗具吸引力的女子在遭受感情上的嚴重打擊後,試著與新伴侶重新開始,儘管他是『基』的。
評價:永遠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正是這部講述一個飽受失戀打擊的女子Ricci引誘她的異父(母?)兄弟的同性愛人,最後導致一場跨國的愛情追逐戰的喜劇的引人之處。
(
A-)
(異性相吸——『同居』中的Ricci與Ivan Sergei)
--------------------------------------------------------------------------------
Priest (神父同志)
1994
主演:Linus
Roache, Tom Wilkinson, Robert Carlyle
導演:Antonia
Bird
內容:年輕的英國神父心中對神子的愛和對同性的愛激烈交戰
評價:這部原本是爲英國電視臺所拍攝的電影,包含激情,衝突,還有不時出現的黑色幽默,呈現出在一個每個人都嚴守『世俗常規』的世界中,人的信念遭到的質疑。McGovern和導演Bird想告訴人們,Greg之所以能成爲一位好神父,不僅因爲他具有堅定的信念和對人性的體驗,更是由於他心中與慾望的交戰。他真正從自身所受的精神折磨,切身體會到天主教的教義就是救贖。
(A)
(真我與現實的交戰——Roache過著雙重生活)
二、美國《娛樂週刊》:
90年代十大同性戀電影
前不久,美國《娛樂週刊》評選出90年代十大同性戀電影使這一「另類」題材走上了主流化的道路。同志影片的由來並不是很久遠,尤其是在美國主流電影中。性觀念比較開放的歐洲從70年代就有很多電影大師涉足這個領域,尤其是義大利的帕索裏尼和德國的法斯賓德,還有後來的德裏克.賈曼。但這幾位著名人士,都是寡人有此疾,寡人好此道,站在自己社會異類的角度看待和詮釋面對的社會問題,而還不是站在「普通人」角度上的「同志影片」。在美國,80年代曾經有過不多的一些同志電影,像《同窗之愛》(Anther
Country)等片。此次評出的90年代同志影片,都是主流影片,代表了美國社會對同性戀愛的普遍觀點和社會接受程度。
什麽是同性戀電影?是由同性戀演員主演?是關於獨特的同性戀經歷的故事?或者只是簡單地描寫了同性戀角色,而影片主旨根本與同性戀無關?從名單中的這些電影看來,它們都是。有些影片只是出現了同性戀的角色(《美好事物》),而在另一些影片中他們相愛(《去釣魚》),並面臨同性戀憎惡者的眼色(《長期夥伴》)。但所有這些電影同時都在著眼重大的社會問題比如階級鬥爭(《男孩不哭》)、死亡(《高潮藝術》)以及信仰的失落(《神父同志》)……而正是因爲這些廣闊的注目才使這些同性戀電影具有了不一般的美麗與重要性。
《長期夥伴》
Longtime
Companion 1990
導演:諾曼.芮妮 Norman
Rene 主演:布魯斯.戴維森 Bruce
Davison 坎貝爾.斯科特 Campbell
Scott
|